电商“9.9元包邮”,还能撑多久? DATE: 2023-10-05 00:42:26
竞争背后 ,是元包邮还一场电商平台对源头工厂的抢夺。
作者 | 张超 编辑 | 罗丽娟
一年一度的618活动正在进行,“低价”不出意外再次成为各电商平台的元包邮还营销关键词。
在这个阿里和京东都号称“史上最大投入力度”的电商多久一届618上 ,“低价”策略也发生了微妙变化:平台不再只有“跨店满减” 、元包邮还“价格直降”、电商多久“百亿补贴”这些围绕价格力推出的元包邮还优惠措施 ,还“盯上”了具有源头商品供给能力的电商多久中小商家 。
6月4日到13日,元包邮还淘宝首次在App首页上线了中小商家专属618营销通道:淘宝好价节。电商多久频道内增加了大量“3元3件”、元包邮还“9.9元3件”的电商多久低价商品 。新成立的元包邮还淘天集团中小企业发展中心,还推出了3大中小商家专属发展计划:广告补贴 、电商多久AI智能提效、营商保障。
京东更是在年初就启动了“春晓计划” ,面向个人、个体户、工厂等特色商家推出了12大扶持举措,帮助更多售卖低价商品的白牌和厂牌商家在京东快速开店,自营和POP生态两手抓 。为此,京东取消了京东小店的平台使用费,约60%类目商家技术服务费降至0%,部分类目商家保证金降幅达80% 。
上升势头正猛的电商平台拼多多,虽然没有大肆宣传针对中小商家的策略,但其生长基因决定了平台早已积累了成百上千万源头工厂商家,并在App首页开通了“9块9特卖”专属入口。
同期加入618大促的内容电商,亦没有放过对中小商家的争夺 。
抖音电商在第三届生态大会上发布了面向商家的四大扶持措施 ,其中针对中小 、个体商家推出了“0元入驻”权益 ,以缓解中小商家资金压力;另外 ,平台还推出了商品卡免佣活动 ,以降低中小商家经营成本。
快手电商此前也推出了“新商家斗金计划”,覆盖普通企业、个体工商户等多类企业主体 ,只要满足要求的商家最高可获得50万奖励。本届618大促期间,斗金计划也将继续为新商家和中小商家提供流量扶持 ,加快孵化前期的爬坡速度 。
与其说电商平台打响了2.0版价格战,不如说是将“低价”压力转向了源头工厂。价格战背后,是一场电商平台对源头工厂的争夺战。
但这种将商家利润压到极致的营销策略 ,又能撑多久呢?
1
疯狂“9.9元包邮”
林杰是广东一家典型传统制造公司总经理,618大促尚未开启,他就已经充分感觉到了今年电商价格战的激烈程度 。
“一些商品的售价 ,已经比我们生产成本价都要高了 。”作为深耕行业多年的生产销售商,林杰见到这些情况也只能无奈一笑 ,语气中尽是不可思议 :“我们工厂自己都很震惊 。”
事实上,不止是商家感受到了今年618大促的紧张氛围,消费者打开淘宝直播、抖音 、快手等等平台 ,也能随处刷到“9块9包邮” 、“9.9元10件”等极致低价的直播促销活动 。
甚至不用进入直播间,各电商平台已经“杀”向低价小百货 ,“9.9元包邮”商品成为今年618大促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细心的消费者可以发现,三大货架式电商平台淘宝 、京东、拼多多 ,都在其App首页开通了明显带有“低价”心智的入口 。
在手机淘宝上 ,“618淘宝好价”取代了聚划算 、聚好货等常用入口,登上App首页“四大金刚”位,与淘宝直播并肩。
618淘宝好价上线手淘App四大金刚位
点开“618淘宝好价”能够看到,其中包含了百亿补贴 、聚划算 、限时秒杀等具有低价促销心智的频道 ,还有“3元3件” 、“9.9元3件”等极致性价比商品的入口 ,而整个界面也随处可见“天天1元购” 、“9.5元抢麦当劳”、“数码爆款1元起”等促销宣传语。
从品类上看,这些明显带有低价心智的商品大多以白牌商品为主,其中不少来自淘工厂专营店、天天工厂特价店 。
而5月9日更新后的京东App,也释放出了走低价策略的信号。一方面 ,京东让今年新推出的“百亿补贴”占据App首页C位,当中不乏10元以下的低价商品;另一方面 ,其也在首页上线了“9.9包邮”入口 ,来增强白牌和厂牌商品的露出 。
京东App首页上线“9.9包邮”
点进“9.9包邮”可以看到,频道主要分为两大区域 :今日推荐、精选推荐。无论哪个板块,都将10元以下商品作为主要推荐品 ,“5元3件”、“9.9元封顶”等商品集合均有。
一向被消费者认为补贴力度最大、日百商品全网最具竞争力的拼多多,在今年618期间页面变动并不大 ,但其同样在“百亿补贴”之外 ,配备了“9块9特卖”频道 。
拼多多“9块9特卖”上线入口
相对前两个平台,拼多多不仅有“4.9元封顶” 、“9.9元封顶”、“大牌9.9”等商品集合,还在精选部分上线了“0.01-1.9元专区” ,可以说是将价格压至最低 。
抖音推出自营店铺“超便宜的小店”
抖音也被曝出在618前夕悄悄上线了主打低价心智的自营店铺“超便宜的小店”,以售卖日用百货、3C数码配件等白牌商品。店铺大多也以销售10元以下商品为核心,部分商品新客到手价低至0.01元。
2
争抢源头供给
618大促走到今天,已经过了十多个年头。回顾这些年的历程,一个微妙的变化是 :打折促销压力,正在由电商平台转向源头商家。
从最初的无门槛优惠券、补贴金,到后来的跨店满减券 、品类优惠券 ,其实都还是平台侧给予的补贴优惠。
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,平台打出了“直降” 、“立减”口号,来强调大促活动方式的简洁性。但在这些所谓的“福利”背后,商家却要背负更多压力、出让更多利润。
此前曾有电商平台商家告诉全天候科技 ,除了少数3C数码硬标品平台会有一些补贴外 ,99%的商品都是由商家出资补贴。
随着各类购物节 、假日优惠数量增加,平台几乎每隔半个月就会有一次促销活动。“低价”目标下,摆在平台面前的选择无外乎三个 :或是真金白银补贴,或是提高供应链运转效率,或是直接把商品价格打下来 。
在活动密度显著提升、技术革新周期长等综合因素影响下 ,显然让商品价格直降更符合平台当下的发展利益。
而减少商品流通中间环节,抢夺上游源头供给,就是在该目标下各电商平台正在做的事情 。
林杰所在的公司自2005年起就从事注塑行业,之后投资过钢铁行业、饮用水企业,也涉足过医疗器械业务;直到2018年进入了日用百货领域 ,垃圾袋是他们切入赛道的第一款商品 ,也是为公司打开电商渠道的重要单品。
2020年上半年,公司受内外综合因素影响,订单下滑明显 。摆在林杰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 :要么裁员 ,要么拓展销售渠道 。在当地热烈的电商氛围带动下,林杰果断选择了后者 ,从零开始搭建电商团队 ,发展线上业务 。
初期 ,林杰和团队也走过不少弯路,找第三方代运营公司、让团队报各种培训班、花钱砸营销等等,“我们砸了几百万交学费。”他说。
公司业务真正有起色是在2022年。这一年,林杰接触到了淘工厂 ,即淘宝天猫集团为源头厂商做电商提供的一种全托管服务平台 。
林杰告诉全天候科技,为了帮助自己的公司快速平稳地迈过起步阶段,淘工厂小二当时是从电商运营思维到商品营销打法、再到产品价格定位,上门手把手进行指导 。公司销售的垃圾袋 ,上线半年就打到了淘工厂单品类Top 5 ,一度稳定销量榜单。
随后,他还将业务逐渐拓展到了1688、拼多多 、京东、抖音等电商平台 ,营销上也借鉴了公司在淘工厂上的玩法。
实际上,早在2018年拼多多就推出了“新品牌计划”,聚焦中国中小微制造企业 ,帮助它们从线下走到线上;2020年又升级了“新品牌计划”,计划在2021年至2025年扶持100个产业带 ,订制10万款新品牌产品 。
淘宝前C2M事业部、1688和淘特也在争夺产业带方面持续发力,近两年持续通过招商吸引源头工厂入驻;京东自有品牌也在去年10月宣布,围绕产业带启动“百大质造工厂计划” ,未来三年内 ,将着力打造超过500个产业带品质示范工厂、推动工厂销售额增长超600%。
从结果上来看,目前各家已经有丰富的工厂货 ,部分日用百货商品也能实现10元以下的极致低价,为今年618大促“9.9元包邮”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3
非长久之计
但商家能牺牲短时利润,配合平台年度大促,并不意味着能持久配合。
正如林杰所言 ,不少商家为了拉新流量或是保障订单持续性 ,都是以低于成本价的方式在做活动。
商品价格是围绕商品价值波动 。不健康的定价体系 ,势必不是经营长久之计。平台需要思考,商家真正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?
从淘工厂起家 ,但林杰团队已经将业务覆盖到拼多多 、京东、抖音等多个电商平台 ,“国内几乎所有平台我们都会做 。”
在他看来,电商市场蛋糕是一个相对恒量 ,只要有个平台可以做增量都不能放过,无论是阿里系、京东系、拼多多 ,还是抖音等平台,“流量带来的订单量决定了我的投入 。”
林杰还强调,稳定持续的订单是其关注的重点 。他曾在一个平台尝试电商销售 ,“一天20万单,完全忙不过来”。这种“幸福的烦恼”只能带来一时的快乐,对工厂生产能力 、商品履约能力、售后服务能力等都是极大考验 ,并不适合新商家或是刚入行、规模不大的中小商家 。
汕头澄海素有“中国玩具礼品城” 、“中国玩具制造基地”之称 ,陈力在这里专做儿童玩具生意。他也向全天候科技表达了与林杰类似的观点:“订单稳定的快是优秀厂商选择平台非常看重的点”。
“稳定的快” ,换言之就是,在订单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具有稳定性 。
陈力认为,对于流量爆发力强的平台 ,每100个商家能脱颖而出、做成业务是一个不确定事件,试错成本相对更高,“但只要爆了 ,那就直接是火箭速度”;而运营能力强、电商属性强的平台 ,这种偶然性就小很多,尤其一些具备强供应链能力和运营能力的厂商,跑通业务就是一个概率事件,“可能是1/10或是1/5”。
以他经营的玩具厂为例,除开广告营销等费用,打磨具、备货是个非常大的成本投入 ,尤其磨具成本可能大几十万。流量爆发力强的平台,新品测试就需要准备成千上万的货,为了减少售后纠纷只能先备货;而电商平台不同频道的价格定位已经决定了,陈力在销售时可以切入的价格区间 ,他可以在考量利润的情况下再做选择 。
平台低价竞争 ,已经上升到了对源头供给、源头工厂的抢夺 。而在厂商反向选择平台的过程中,价值排序稳定性大于增长性 ,大家更追求稳定增长的流量和订单。
基本掌握电商运营方式的林杰,已经将电商团队从原来的20人扩展到了现在的60人 ,产品线也越做越宽 。
“垃圾袋产品,我们会继续深入 、持续优化,把它的价格继续提升上来 。”提到未来的规划 ,林杰充满期待,他正在考虑以股份制 、合伙制的方式与其它团队合作 ,做大业务规模。
(文中林杰、陈力均为化名)
* 本文为全天候科技原创作品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如需转载 ,请在后台回复“转载”二字,获取转载格式要求 。
点“在看” ,变好看哦。